被讨厌的勇气
2024.8.29
1、“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2、他心有不满,而且也并不幸福。但是,他的确是按照“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不仅仅是他,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3、你是产生了要大发雷霆这个目的。也就是说,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手段,你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情感。
4、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5、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之一或悲观主义之中。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6、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感:目的论,是一种脱离不幸福的解药。当我们对所有经历进行有利自身幸福感的解读的时候,不幸就会离我们远去。我们如何赋予当前事情意义,我们是需要一个怎么样的意义?就如同昨日我将所观察到的某些表现描述出来之后,可以进行多种角度的解读。如果,我是要寻找不被爱的证据,那么就将其解读为,未放在心上的毫不在意;如果我要寻找被自己看中的证据,可以将其解读为如此私密之事,也会告知我,将我当做自己人,我有被重视。我主观上更倾向于哪种解释,取决于我更需要哪种解释。昨日的我陷入不甘的情绪之中时,悲伤是主旋律,于是将其解读为不幸之事,是我的目的,这样让我更将沉溺情绪之中,也是一种已经适应了的情绪之中。我就不需要再去努力,不需要再去踏出某一步,不需要再去面对未知的未来,一切都可以这样的结束了。是一种终于可以逃避了的解释,是对改变现状的恐惧,对无法摆平未知的未来的恐惧。不幸可以让所有的一切停滞于当下,当下舒适的环境。
而假设我积极地、乐观地将其解释为美好,我又会开始进行下一步,而每走一步,都会让我更接近未知的恐惧,恐惧越来越深,我没有勇气。
没有勇气,所以迟早会在某一个时刻,主动地看见不幸,主动地退下。
需要勇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