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25
1、学习是孩子的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分离之后再怎么做呢?
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
2、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3、辨认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4、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5、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6、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一步。
7、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是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8、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9、你刚才说课题分离是肆意践踏对方好意。这其实是一种受“回报”思想束缚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而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10、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11、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12、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为了不被任何人厌恶需要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时常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
13、没有任何理由不可以过自己喜欢的人生。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评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除的一种人生谎言。
14、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15、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16、如果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17、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18、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19、评论:问题是人际关系,解决方法是课题分离,不寻求认可,摆脱认可欲求、回报式思维,结论是自由,就是有别人讨厌的勇气。
20、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发现。
21、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之,幸福之源也在人际关系。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22、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23、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着。
24、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也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
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考虑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25、希望你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例如国家或地域社会等,而且在哪里都可以作出某些贡献。
26、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27、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28、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了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29、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由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30、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31、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32、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出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33、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34、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35、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这类的评价。而且,判定某种行为好还是坏是以他人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
36、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
37、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38、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39、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不要这样,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40、关于共同体感觉问题,也有人向阿德勒本人提出过同样的疑问。当时阿德勒的回答是这样的:“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41、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42、你有拒绝和提出更好方法的余地。你为了逃避其中的人际关系矛盾, 也为了逃避责任,而认为没有拒绝的余地,被动地从属于纵向关系。
43、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44、还是共同体感觉。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45、自我接纳: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46、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47、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48、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49、对方无意的言行、与别人通电话时的语气、联系不上的时间……如果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会成为“不专一”的证据,哪怕事实并非如此。
50、评论:“我敢爱就敢心碎”
51、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请你这样想。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并且,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做朋友。如此一来,是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52、想要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53、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他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54、那么,这里为什么会有奉献精神呢?这是因为能够把家人视为伙伴。若非如此,肯定会产生为什么只有我干或者为什么大家都不帮我之类的想法。
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
(大概明白了共同体的意思,即行为有益于共同体,而我也处于其中一员获利,此时共同体之间不分彼此的付出,能够共同体获利对我即是有益的。此时也不存在付出的讨价还价,因为我们都是伙伴,不是敌人。我愿意为伙伴付出)
55、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畏惧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感: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如果想要改变现在的状态,无法接纳自我,那么通过这么一套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摆脱某种困境。
首先,无法接纳自我的时候,要在更大的共同体范畴来思考自己的定位。自己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自己不是可有可无的。我,对于某个共同体来说,作为共同体的一员,可以是很重要的。当利用共同体的思想劝解自己后,就可以再回到接纳自我上,认识到不可改变的部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我们所被赋予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当然,这一切也是需要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不是说我必须要改变,而是说,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我对于更优越有动力。然后,信赖他人。因为要成为共同体的一员,信赖他人可以减少很多所谓的人际关系的麻烦。信赖是个主观的东西,而只要信赖,就可以减少很多内耗。不需要去想对方怎么看自己,这些都不是自己的课题。自己的课题只是,我信赖他人。他人不是地狱。他人都是好的。如果他已经做出了不好的行为,我可以选择斩断我们之间的关系,放弃这个有他的共同体。但是并不是说因此而推及所有关系之中,觉得外人或者自己如何。信赖他人,让共同体这个大目标能够更加地稳固。于是,来到最后,他者贡献。将自己的幸福感与共同体的幸福感融合一起。只要多去做些有利于共同体的行为,那么共同体的利益一定是增多的,而身处共同体的一员,当然地可以去感受这增益。也因此能够体会到自己对共同体的作用。“我是有用的”,从而更能接纳自己。
虽然说我是有用的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听起来很不舒服,有用这个工具化的衡量,有些将人当成了手段。但是这句话在这里却是很需要的。我觉得来看这些心理学内容的人,或许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是没用的,这种思想里面无法自拔。如何让其解脱?必须用一套能够符合其逻辑性思考、价值体系范畴的理论。如果是看得开的人,他已经接纳了自己,不需要这么一套理论来给自己开解,超脱。而看不开的人,跟他说接纳自己,信赖他人,为他人做贡献,这是一个通往幸福的道路。我觉得当他照着这条路进行实践的时候,会发现这条路是走的通的。
因为对共同体的有益,对各种各样的共同体有益,可以囊括诸多的情况,而自己一直认为自己无用,其实大多时候也是陷入了某种极端的自我怀疑不能自拔。而通过这一套理论,展开思维。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希望大家都能减少内耗,通往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