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面对漫长而平淡的生活?
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不思考这个问题,在漫长的生活中,会被情绪绑架,因为大概率这漫长的生活充斥着的是平淡。
没有说平淡不好,只是对有所期待的内心而言,平淡,意味着精神上的死亡。
如何理解平淡?这里所定义的平淡又是什么?
在现在这个阶段,平淡的生活对于我而言,即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大半的时间是消耗在工作当中。于是,只有下班的时间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时间。
而下班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顾曰之平淡。
下班我都干了些什么?
单位晚餐用罢,漫步归宿舍。
点上烟,开始面对四角方方,精彩无限的手机。
漫无目的地,只是娱乐着。或者说,让大脑处理着无数的未曾看到过的信息,变相地确实是在探索未知。
直到睡眠。
的确不是想要的。
过度了。
这不应该是长久的生活应有的节奏。
每日这样,好似都是在尽力让自己快乐,但是自己并不快乐。
那么我需求什么?
不对,我累了,上面的话都是瞎打的。
重新来:漫长的生活算是一种客观状态。对于人的一分一秒一天一周来说,长达几十年的日子确实是漫长的。
平淡何来?
拆解一下,即首先大半部分手机我们在睡觉,另外大部分时间我们在工作。而我们剩下的是最后一部分时间。
假设从事的是我们所满足的,可以获得足够满足的工作,我们的时间可以延长一些。如果并非如此,就像必须的为生存而消耗的必要的劳动时间,我们的自己的时间就会少一些。
为什么要剥离呢,这和现在我的状态有关。
由于现在的工作并不难让我获得足够的满足,所以我会将之归纳入不属于自己的时间。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我的工作所获得的,已经足够满足我的再劳动,满足我生存下去了。只是,当放进社会竞争中去,由于无法于社会竞争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所以我会忽略我的工作的足够生活下去的属性,而更关注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下风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我到底该如果关注呢?
很显然的一点是,当我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如果我过多看待社会竞争属性,我就会很累,很疲惫。
那么我转换思维,我的工作已经满足了我生存下去的需要了,已经是我可以安生立命的基础了。
我工作,我拿工资,我进行不超越工资状况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足够支撑着我生存到生命终结。
是的,生存下去。
这里当然是抛开了一切主观上的,情绪上的内容。
如果我不抛开,我必然长期闷闷不乐。
而且这种闷闷不乐并不能鼓励我向前,他只会打压我,摧残我的神经,让我愈加疲惫。
那么,从生存的角度,我的睡眠时间,我的工作时间已经是支撑我可以长期保持生命客观存在维持的基础了。
剩下的时间,是我精神上生存下去的支撑。
还是再说一下工作的问题,这里其实是经济的问题。经济问题对应的是安全感,一般来说经济能力越强安全感越强。
但是安全感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如果我给自己洗脑,我这样的维持自己生存的状态可以让我自己获得完全的安全感,我确实是不需要再在这方面忧虑担心了。
那,剩下的时间呢。
这就是我想干什么干什么的时间了。
我有什么需求吗?
我能有什么需求?
这又不得不和经济混同一起。
假设经济能力足够,那么生活可以肆意。
不难、则必须量力而行了。
这里又得给自己洗脑:一定要强调不是我无法去做一些事情,而是我的确没有做那些事情的欲望。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说服自己?
我要不要设想一下,如果我有经济能力,我会从事怎么样的行为?
然后我再以现在的行为成比例的缩小,我就能发现我或许真正感兴趣的事了。
比如说,假设我有车有房,我是不是已经满足了?
是的,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欲望到此必然可以结束。不说欲望的无底洞,至少现在,那已经是可以是顶点了。
假设有车有房,那么我可以安心的出去玩。
旅游,四处逛逛,是第一个必然会做的事。
那么有钱的时候,我会肆意,潇洒,没钱的时候,我省着点不就好了?
你看,那么浅显的道理,但是在之前的我来看,是很难去做的。因为我会因为之前的问题而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导致我无法安心从事这种想要的生活方式。
压力说,算了吧,都没什么意义。
压力说,算了吧,还是省着点,说不定就怎么样啦。
转变思维迫在眉睫。
我需要以我已经拥有了想要的一切的状况下生活。
我才能真正的开始生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