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宿舍,方远离躺一天的生活节奏。不是说躺一天不好,看看小说,看看剧,看看游泳教学,看看综艺,时间用尽,洗漱睡觉,迎接新的工作,也是一种舒适。只是会有些不甘,觉得自己好像什么也没有做,好像在浪费生命。
说起来,走出宿舍,也不见得不是在浪费生命。只是相对于躺在宿舍的耗时间,与穿的端正,在外游荡或是做些什么可以说起来好听,“出行”,总能比躺在宿舍多一些变数。
也并没有那么多想去的地方,也并没有那么多能去的地方。
本是想着到单位看看懒得再去搜索资源的电影,再看看鼓起勇气拿到单位准备重新再开始看起来的书,想着开始作为吧,作为才有机会。现在想想,这也是对自己过于苛刻了,我还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去做这件事,如果硬是挤出时间在看书上,又会开始焦虑复而产生抵触情绪,重归下坡路的最低点藏起来。
收拾收拾的桌面,发现用L型文件夹可以归整十几个案件已杂乱堆积的材料,果断购置,果然,收拾完又回归整齐舒适,焦虑感直线下降。若是躺在宿舍,下一周不见得能有这样的闲心去操心这种事情。也只有不带有任何压力的时候,平心静气下,我能做的更好。
是了。得平心静气。
桌面收拾完,就有了放松的心情。看了《不要抬头》。想写点什么,又全然没有想法。我还是得承认,我并不具备评价电影的能力,一直都是朴素的喜欢与不喜欢。喜欢与不喜欢也大概会有一个多等级的标准,节奏不错并某处打动、震撼、让我完全陷进去我会毫不犹豫说喜欢,而平平无奇或是我并没有能理解、感受到或是视觉上有所享受,也无法称不喜欢。对我来说,《不要抬头》大概就是这种吧。
一开始镜头的不平稳就让我有些奇怪,为什么不是稳稳当当地拍摄而会晃动,当然只是短短几秒钟,就让我有了审视而出戏。后边许许多多的剪辑切换,让我只能感觉到这是拼凑。而要说起故事本身,对于政治与选择,并不能让我引发更多的思考。只觉得有些流于表面,换句话就是这个主题,没有被很好地用电影诠释表达出来。
也只有最后当危机最终来临,最后的聚餐,聊聊天,最后再说会儿话。在整部电影尽力营造的危机感或是荒诞感最后,归于平静。也终于,一切都没那么重要了。
如果硬要说由电影想到的,一大概是what if,如果我来想这样的如果……会怎么,我能写出怎么样的故事;二是政治与选择上,每个人的倾向,以及决策基础的信息不一致,做出的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与超脱个人的局限,从大局来考虑的话,又会有如何不同的选择结果;三,面对危机我会可能有的应对,引申一下其实也是我对于生活的态度。如果我只有今天,我应该如何活着。
倒是没那么多时间进行这些思考了。
也大概没有什么有可能有益的内容,害。
本想看看案卷最后再看一部电影,结果翻两个案子的案卷居然就消耗了我剩下所有的时间。
而要命的是我却没能从那么长时间的阅卷有什么想法。
看笔录像是在看贴吧的贴一样,好似是在吃瓜娱乐。
能力不够呀,关注点不能从事实上的内容引申到法律关系。
能够多想的内容应该是伪造证件与诈骗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这里主要应该是有一个主观目的的问题。
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即使使用一些虚假手段增加了自己可信度的外观,让别人基于这种虚假基础上的外观处分了他的财产,或许不能列入诈骗。
不对,我忽然有了一点不一样的想法。从朴素的观念来想,使用虚假手段增加自己可信外观,诱使他人作出他本不会有的表示的,一定是不合理的。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经济来往中拖欠或说资金往来流动变缓在交易中很常见,即使说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是长期占据本应归属于他人的现金流,让自己更加方便宽裕地行为,是否也能算是一种非法占有?
这可能要从价值判断来评判了。
如果我们希望经济更加繁荣,容许更加冒险的行为,那这当然不能算是非法占有,人家确实是想还的,只是暂时没有经济能力。
如果我们希望经济更加平稳,过于冒险的行为会破坏经济的平稳运转,如果我们苛责自担高风险并将这种风险转嫁他人的行为,那么将这种行为评价为非法占有是不是也没有什么问题?
明天翻翻书看一看,我想不出更多了。
每日的主旋律来了:
我依然抱着期待,所以我依然再尝试。
然而理智告诉我,我不具有热情,我也无法回应热情,于是我一面保持着现状,一面想去维系现状应有的冲动基础。然而,这好像是不可能的。
冲动就是短暂的,快速的,想要强行去延长,只会变得越来越拧巴,并且奇怪。
吊人胃口,狂妄自大。
又是处处以自己为中心。
又是想要当一切的主角,只想要机遇,却拒绝挑战。
想得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