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气,开始产生。
本想安稳做做自己的事,但当大部分人都回家过年,造成有事只能寻找我,让我不断中断自己的节奏的时候,怨还是积累了起来。
现在反思一下,倒不是这些事情本身让我有多大的抗拒。只是我未归家而其他人归家这个大前提让我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疑问。我为何不像其他人一样好好回家过年,在单位待着,在深圳待着干什么?
于是对自己选择的质疑就成了无尽戾气的源头,当我无法确定我选择是否正确的时候,我就无法停止他的继续生长。
可我又怎么能够确定选择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我能够想的只是是否会贴合我的心意。而我的心意倾向本身有没有问题,也无从得知。
我想的是怕麻烦,不想跑来跑去,不想呆在家里再受到指责、说教,宁愿一个人躺在宿舍躺一个礼拜也不想多那么麻烦的事情。这样的想法对我自己来说确实是追求了自由,但是另一面来说也是过于自私,只考虑了自己。
另外我更是会不自觉地想到别人对我行为的评价:为什么不回家?这么不顾家?一年到头来忙工作为了什么?只知道工作吗?为什么会嫌回家麻烦?有没有点心?
属实是想的有点多了。
还是不够心平气和。
冷静一下。
越看各种判决就觉得自己越无知。有太多东西还是不懂不会。越感觉到无知,就越感觉到恐惧,我越来越感觉难以“赶上”。即使我再努力地去学习,去靠近,又会因为本身就没有在正确的赛道,感觉是耽误了大把大把时间。
进入了主旋律,丧起来。
如果是刚开始就考上了公务员然后参加法院的工作,那么我的日常应该是对案件的熟悉,与其他法官的讨论,更多的时间是花在业务能力的精进上。尤其是从一次次讨论中能够收获的东西不是闭门造车和自己看书能够相比的。而现在,我不仅是浪费了大量时间,至今为止仍然多是从事的程序性工作,我获得经验,并不会有太多裨益。
是了,大概这就是社会现实。只有时间,时间是平等的对每一个人的。把时间更多花在什么地方,就更多获得某方面的经验。而对于工作来说,就是很残酷的,时间花的越多,经验越丰富,也就在此工作上走的更远。而从事什么工作,很大程度影响未来的生涯。而工作,在当下更是有着明确的经济收获上的高低贵贱。
对我来说,我越是在程序性工作上做的越久,我就越难在社会竞争上,与法律职业共同体上的同行们进行竞争。对律师来说,他们已经走在实践的道路上,只会越来越娴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对于法官来说,他们的办案、讨论、交流都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经验;而对我,我除了从案卷和判决书能够多看看一些东西,假装从程序性工作中脱离,好像自己还在为了未来努力,我就什么也没有了。
这是很简单的,时间带给大家的,很现实的东西。
除非,我并不介意这些问题以及我也并不着急于这些问题。
哈哈,逃避问题是解决自己烦恼的好办法。
我可以安稳下自己。
什么都不着急。
不着急。
即使不加入某些赛道,也不着急。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