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持续更新版

 

幸福的勇气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渠海霞译)

 

以下为序的部分:

1、相对于爱,人们更愿意选择恨。因为恨比爱容易,操作简单而且责任不在我,甚至让我更有力量!但恨的结果就是相互对抗,两败俱伤。你内心的伤痛永远得不到疗愈的机会,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沉渣泛起、雷霆万钧。

要选择爱,首先要过伤害这一关。明明遭遇过伤害,却要报之以琼瑶。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而是知识和智慧。理解了,才能接受。很多情侣吵架宁愿吵架也不愿意剖析内心的伤痛,因为愤怒比心碎好过得多。如果你相信真正的幸福不是假装美食的云淡风轻,如果你想要追求明白通达的幸福感,你第一个要具备的就是直面自己内心伤痛的勇气。而这,才是阿德勒哲学之路的第一步。

所以,没有足够的勇气,请不要跟我说你渴望幸福。

2、无论你经历了怎么样的过去,遭受了怎么样的迫害和不幸,你都不该以“受害者”自居。在“可怜的自己”和“可恶的他人”之外,最重要的是想“怎么办”……

3、如果你决定信赖一个人,就要无条件地信赖,不计后果,不怕伤害。否则你就不是真的信赖他……

在爱情中不存在所谓对的人或错的人,如果你决定爱他,那就是对的人。所谓的命中注定,不过是你的决定和行动。

我爱他,跟他无关……

阿德勒说自己的理论,也是以教育为目的,归根到底是教人“自立”。如果你能看清阿德勒式自立的含义,你就会明白自立这简单两字所包含的艰难和沉重。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放弃对他人和环境的控制期待,以换取自己的自主权和控制感!他要有多坚韧的赤子之心,才能在跟人交往时,不计过去,不畏将来,不求认可和回报!

自立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消除自我,承认我们只是普通人,不从社会序列和他人的认同中去寻求自我价值,而只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去寻找自我价值。

4、要想在爱情和婚姻中获得幸福,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把人生的主语由“我”变为“我们”。并且,通过既不对“你”也不是对“我”,而是对“我们”的贡献感,完成自立、获得勇气、走向幸福。

 

 

正文部分:

1、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尽管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也就是既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2、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都有极力逃脱无力状态不断追求进步的需求,也就是“优越性追求”。人都追求自由,追求逃离无力而不自由状态之后的“自立”。

3、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两个: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两点:“我有能力”的意识;“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4、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

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5、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

6、关心“他人兴趣”。

7、关于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喜欢这样讲,我们需要“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8、在判定自己言行以及他人言行时,思考其背后所隐藏的“目的”。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这个,这个很难吧,不得内耗死)

9、无论过去发生什么,那都不起决定作用。过去有没有精神创伤都没有关系。因为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驱动,而是按照现在的目的活着。

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处”的你自己。

我们随时都可以决定自我,可以选择新的自己。尽管如此,我们却很难改变自己。

10、变化就意味着“死亡”。

假设你现在正在为人生而苦思焦虑,很想改变自己。但是,改变自己就意味着抛弃“过去的自己”,否定“过去的自己”,压制“过去的自己”,可以说就是把“过去的自己”送进坟墓,之后会作为全新的自己重生。

11、人会从过去发生的庞大事件系统中选择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并赋予其意义,继而当做自己的记忆。反过来说就是不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会被抹掉。

12、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被称为使用心理学就在于“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一观点。并非是过去决定现在,而是你的现在决定着过去。

13、评论:心理咨询的三棱柱:

谴责“可恶的他人”

倾诉“可怜的自己”

思考“以后怎么做”

14、其他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从某人不知道这一点开始思考。对由于不知道造成的错误加以苛责你不觉得很不合理吗?

15、问题的行为的阶段:

第一,称赞的要求

第二,引起关注(为了与众不同,获得特权地位、位置)

应对: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其本身就很有价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别。

第三,权力斗争

第四,复仇阶段(下定决心挑起了权力争斗却并未成功,既没有取得胜利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没能得到对方的回应,败兴而退。像这样战败的人一旦退下阵去就会策划复仇。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

第五,证明无能(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证明无能行为的产生)

这一切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16、不是在他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

17、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以及权力争斗,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爱的心情的体现。但是,当发现这种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

已经知道对方不会爱我,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憎恶我吧,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

18、正是 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 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证明无能行为的产生。

也就是告诉周围的人 因为我很我能,所以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

是的,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向周围的人表明,“因为我如此无能,所以不要给我任何课题,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19、与其认为 也许能办到 而致力其中结果却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定 不可能办到 而放弃更加轻松。因为这样做不用担心再次受到打击。(这是 习得性无助吗)

20、学生们所说的是“因为他说这样的话,所以我才会生气”或者“他对我做的太过分了”之类的吵架理由,如果用三棱柱对其分析的话,是不是最终都是“可恶的他人”和“可怜的自己”呢?

你只问学生们原因,无论怎么挖掘,都无非是一些推卸责任的辩解之词。你应该做的是关注他们的“目的”,与他们一起思考“以后怎么做”。

21、你厌烦了用语言与学生们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截了当地令学生们屈服。以发怒为武器,拿着责骂之枪,拔出权威之刀,这其实是作为教育者既不成熟又非常愚蠢的行为。

22、企图通过行使暴力性的“力量”来控制对方这一事实根本不可能改变。自以为“我正在做好事”,这本身就可以说是性质恶劣。

23、如果你拥有面对自我的勇气并能够真正地去思考“以后怎么做”的话,那就能够有所进步。

 

 

感: 放下谴责“可恶的他人”

放下倾诉“可怜的自己”

关注思考“以后怎么做”

 

2024.8.31

1、评论:康德在1784年的《柏林月刊》中提出了“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的观点。他认为,当一个人已经具备成熟的理智,但由于缺乏勇气和决心去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而总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的引导,那么他就处于精神上的未成年状态。这种未成年状态并不是由身体上的未成年导致的,而是由精神上的胆怯所造成的。因此,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不想运用自己的理智和决心去解决问题的结果,这是自己的责任。

2、我们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缺乏运用能力的勇气,所以才无法摆脱未成年状态。

3、一旦学生们自立以后与你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你的权威就会丧失。你现在与学生们建立的是“纵向关系”,并且你很害怕这种关系崩塌。不仅是教育者,很多父母也潜在地怀着这种恐惧。

4、处于教育者立场的人以及负责组织运营的领导必须时时树立起“自立”目标,不要陷入保全自身。

5、教育者应该做的不是去关注产生问题的“个人”,而是去关注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共同体”。而且,一定要去治疗共同体本身,而不是去治疗个人。

6、阿德勒心理学是基于横向关系的“民主心理学”。

首先,争夺胜利或名词的竞争远离自然而然地会发展为“纵向关系”。因为,一旦产生胜者和败者,就会产生相应的上下关系。

另一方面,贯彻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倡的“横向关系”的是协作原理。不与任何人竞争,也不存在胜负。与他人之间即使存在知识、经验或能力的差异也没有关系,与学业成绩、工作成功也没有关系,所有人一律平等并且尽力与他人协作,这样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才有意义。

7、阿德勒心理学否定认同需求。为什么呢?拘泥于认同需求的人过于期待他人的认可,不知不觉就会过上他人期望的人生。也就是说,过他人的人生。

但是,人活着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

一味在意他人的评价,就无法过自己的人生。就会陷入被剥夺自由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保持自由。并且,如果想要追求自由的话,那就不可以寻求认同。

8、阿德勒指出,“共同体感觉常常反映出身体的脆弱,人类根本无法与之彻底脱离。”

9、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也就是说,不想孤立,想要真实地感到“可以在这里”。因为,孤立首先会导致社会性死亡,不久还会导致生物性死亡。那么怎,怎样才能获得归属感呢?

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别地位,不要“泯然众人”。(无可替代的这个我不要做芸芸大众,任何时候都必须确保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绝对不能被动摇。)

10、认同根本没有尽头。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价值”;但是,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

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

11、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另一方面,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幸福生活在哪里,答案很明确了。觉得你自身价值的不是别人。

12、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盲目地突出“不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

13、阿德勒心理学将人的一切言行都放在人际关系中进行思考。一切言行都有其针对的“对象”。

哪个学生戴上“给你看的面孔”的时候,他就是针对你才反复作出问题行为。根本不是父母的问题,完全是出自你和学生之间关系的问题。

(感:过去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在当下面对现在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而当你面对的时候,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我们所需要进行探讨的对象。过去,是原因论的解释。而我们需要探讨目的,其为什么现在是这样的表现。)

14、首先,不可以批评孩子。因为批评是一种破坏互相“尊重”的行为,发怒或斥责是一种低成本、不成熟、暴力性的交流手段。

并且,也不可以表扬。表扬会令共同体中滋生竞争,让孩子们形成“他人是敌人”的生活方式。

并且,批评或表扬,也就是赏罚,会妨碍孩子“自立”。因为赏罚是企图将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这种方式的大人内心害怕孩子“自立”。

阿德勒还否定“认同需求”,主张把追求他人认同换作自我认同。这是要应该从自立的角度进行考虑的问题。自立就是用自己的手决定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希望由他人来决定自己价值的态度,也就是认同需求只是一种“依存”。

15、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优越情结的一种形态,一般被称为“弥赛亚情结”。它是一种想要成为弥赛亚也就是他人的救世主的心理性反常。

(我有点,总是想着付出到“拯救”对方的程度,以此来获得某种道德感上的优越性吧)

 

2024.9.1

1、从共同体整体来考虑的话,无论是图书管理员还是初中教师抑或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工作,一切都是“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并不分优劣。加入有优劣的话,也只是致力于工作的态度。

2、最危险的就是提出何为善何为恶之类并不明朗的“正义”。醉心于正义的人无法认同异于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往往会反战为“正义的干涉”。而这种干涉的结果就是自由被剥夺、整齐划一的乏味社会。你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而别人从事什么工作也都没有关系。

3、教育者的目标是自立,教育者应该做的工作是帮助其自立。如果帮助自立,从尊重做起。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个性。能否信赖他人于能否尊重他人紧密相关。

4、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句话。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赖。因为这并非由环境或对象所左右,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

5、因为想要获得别人的信赖,所以主动信赖别人?

6、小到普通人之间的口角大至国家间的站在,一切纷争都源于“我的正义”的冲突。“正义”会随着时代、环境或立场而发生变化,哪里都不存在唯一的正义和唯一的答案。过于相信“正确”是一种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找到一致点,渴望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期待与他人联手,如果想要联手,就只有自己先伸出手。

7、不管你是否信赖我,我都信赖你,继续信赖。这就是“无条件”的意思。

8、不仅仅是爱邻人,还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正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

9、你还没有做到真正喜欢自己,所以你才无法信赖他人,也无法信赖学生并与之建立交友关系。

正因为如此,你猜想要通过工作获得归属管,想要通过在工作方面有所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10、通过工作获得认同的是你的“功能”,而不是“你”。如果有一个“功能”更好的人出现,周围的人就会转向他。这就是市场原理、竞争原理。结果,你总是无法摆脱竞争旋涡,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

11、信赖他人,建立交友关系,只有这一个办法获得真正的归属感。我们如果仅仅是投身于工作的话,根本无法获得幸福。当然,我们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去相信作为“无法理解的存在”的他人,这就是信赖。真因为我们人类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存在,所以才只能选择信赖。

12、而你现在不想有任何付出却只求“收获”,简直就像是乞丐一样。这不是金钱方面的贫困,而是心灵贫困。

13、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绝不能成为心灵贫困的人。

14、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15、但是,一旦实际到手,半年不到你就厌倦了。为什么一到手就厌倦呢?因为你原本就并不是想用德国制的相机“拍照”。只是想要获得、拥有、征服它而已……你所说的“被动坠入的爱”其实就是这种拥有欲和征服欲。

16、“一个人完成的课题”(自己掌握技能);“与同伴共同完成的课题”(协作活动)

17、“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共同追求幸福)

18、阿德勒说过:我们都是只有在感到 我对某人有用 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后,才能获得“可以在这里”之类的归属感。另一方面,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对别人有用,即使眼前的人表现得非常高兴,原则上我们也不可能知道他是否真的高兴。

在此就出现了“贡献感”这个词。如果我们拥有“我对别人有用”之类的主观感觉也就是贡献感,这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继续寻求依据,从贡献感中寻找幸福,从贡献感获得喜悦。

我们通过工作关系可以感受到自己对别人有用,我们通过交友关系可以感受到自己对别人有用,如果是这样,幸福就在其中。

19、分工的根本原理是 我的幸福。 依旧是利己心。彻底追求“我的幸福”的结果就是给别人带来幸福,分工关系成立,可以说是健全的利益交换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使交友关系成立的是“你的幸福”。对于地方,不需要担保或抵押,无条件地信赖。这里并不存在利益交换的想法,通过一味信赖、一味给予的利他态度,交友关系才会产生。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追求我的幸福建立分工关系,通过追求你的幸福建立交友关系。

而爱的关系,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这就是爱。(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排除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

20、我们自出生以来一直都是用“我”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我”的耳朵聆听声音,在人生中追求“我”的幸福,所有人都是如此。但是,当懂得真正的爱的时候,“我”这一人生主语就变成了“我们”。既不是利己心又不是利他心,而是在全新的准则下生活。

为了获得幸福生活,就应该让“自我”消失。

21、很多大人也试图以自己的脆弱或不幸、伤痛、不得志以及精神创伤为“武器”来控制他人,想要他人担心、束缚他人言行、支配他人。

阿德勒把这种大人称为“被惯坏的孩子”,并严厉批判这种生活方式(世界观)。

22、自立就是“脱离自我中心性”。正因如此,把共同体感觉叫做“social interest”,并称其为对社会的关心,对他人的关心。我们必须脱离顽固的自我中心性,放弃做“世界中心”,必须摆脱“自我”,必须摆脱被娇惯的孩子时代的生活方式。

23、懂得爱以后,人生的主语就会变成“我们”,这是人生新的开始。仅仅开始于两个人的“我们”很快就会扩展到整个共同体乃至整个人类。这就是共同体感觉。

24、因为孩童时代只能依靠他人活下去,在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时候,其表目标只能是“如何被爱”。作为性命攸关的生存战略,我们都会选“被爱的生活方式”。被爱的生活方式完全是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它一直在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如何站在“世界中心”。

25、自立既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的问题……今后你也一定会下定决心去爱某个人,那时候就能告别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实现真正的自立。因为,我们通过爱他人能渐渐成熟起来。

爱是自立,是成熟。正因为如此,爱非常困难。

26、毫无止境的爱常常会变成支配孩子的工具,所有的父母都必须树立“自立”这一明确目标,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

27、你被认同需求所束缚,活着只考虑如何被他人爱或者怎样获得他人的认同,就连自己选择的教育者这条路也是以“获得他人认同”为目的的“他人希望的我”的人生。

28、爱和勇气密切相连。你还不懂爱,惧怕爱,回避爱,因此,依然保留着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因为你缺乏拥抱爱的勇气。

29、弗洛姆说“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但事实是无意识中惧怕爱。”并且,他还说:“爱是明明没有任何保证却依然会发起行动,抱着自己如果爱的话对方心中也一定会产生爱这样的希望,全心全意地自我奉献。”(有评论说:弗洛姆还说了要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再去关心,理解才能知道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尊重才不会在对方明确表达拒绝的情况下,依然自顾自去付出)

另一方面,弗洛姆所说的“主动去爱”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担保(例如在察觉到对方好意的一瞬间,就开始注意那个人,不久就会喜欢上对方,这种状态就是即使自己判断失误,也能够确保“被爱的保证”,感到了担保之类的东西,并且我们能够依靠这种担保逐渐加深爱)。不管对方如何看自己,只是去爱,投身爱中。

30、你还无法爱自己,做不到尊重自己、信赖自己。因此,你就会认为在爱的关系中“肯定会受伤”或“一定会伤心”,认为不可能有人爱这样的自己。

31、我没什么优点,所以,无法与任何人建立爱的关系,不能涉足没有担保的爱……这种想法是典型的自卑情结,因为这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不解决课题的借口。

32、分离课题。爱是你的课题,但是,对方如何回应你的爱,那是他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掌控。你能做的唯有分离课题,自己先去爱。

33、你的立场是“如果你爱我的话,我就爱你?”

结果,你只关注“这个人是否爱我?”看似是在关注对方,其实是只关注自己。谁会爱这种一直持观望态度的你呢?

34、为什么很多人在恋爱中追求“命中注定的人”呢?为什么对结婚对象抱着浪漫的幻想呢?关于其中的理由,阿德勒认为是“为了排除一切候选人。

即使像你这样感叹“没有邂逅的人,实际上也几乎是每天都在遇到一些人。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年之中遇不到任何人的人根本没有。

但是,要将这种简单的“相遇”发展成某种“关系”的话,那需要一定的勇气。比如,主动搭腔或者写信。

所以,没有足够的勇气涉足“关系”的人会怎么做呢?沉迷于“命中注定的人”这一幻想之中……好比现在的你这样。

明明值得爱的人就在眼前,但却找各种理由退却,说什么“不是这个人”,并自欺欺人地认为“一定还有更理想、更完美、更有缘分的人”。根本不想进一步发展关系,亲手排除一切候选人。

就这样,通过设定一个过大的、根本不存在的理想来回避与现实的人交往,这才是感叹“没有邂逅”的人的真实面目。

你在逃避关系,并且活在幻想之中。认为幸福会不请自来,常常在想“虽然现在幸福还没有到来,但只要遇到命中注定的人,一切都会好起来。”

35、结婚不是选择“对象”,而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36、弗洛姆说:“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处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相遇的形式如何都无所谓。如果下定决心从此建立真正的爱,面对“由两个人完成的课题”,那么,我们与任何人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爱。

37、这并不是虚无主义,而是现实主义。阿德勒心理学否定一切决定论,排斥命运论。根本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我们不可以被动等待那个人出现。被动等待的话,什么都不会改变。这一原则必须坚持。

但是,当我们回顾与伴侣一切走过来的漫长岁月时,往往会感觉是“命运的安排”。这里所说的命运并不是冥冥之中被安排好的东西,也不是偶然降临的东西,而是由两个人的努力慢慢构建起来的东西。

38、我们绝不可以成为命运的仆人,必须做命运的主人。不是去追求命中注定的人,而是建立起可以称得上命运的关系。

39、跳舞。不去想未知的将来也不去考虑根本不存在的命运,只是与眼前的伴侣一起舞动“现在”。

阿德勒认为舞蹈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游戏”,他也广泛地向孩子们推荐。爱情和婚姻正如两个人一起跳的舞蹈,不去想将会走向何处,牵着对方的手,关注今天的幸福与此时此刻的感动,不停旋转不停律动。你们跳动过来的长长的舞蹈轨迹,人们就会称其为“命运”。

40、你应该做的只有一件事:牵起身边人的手,尽情尽力地去跳舞。命运由此开始。

41、如果爱这个人的话,自己能够更幸福,下定决心结婚是出于这种想法。现在想来,那应该是一种追求超越了“我的幸福”的“我们的幸福”的心理。但是,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阿德勒思想,也从未理性地思考过爱情和婚姻,只是想要获得幸福,仅此而已。

42、“你渴望的不适获得幸福吧,而是更廉价的获得快乐吧。”

爱的关系中并非全是快乐,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即使如此,你依然可以去爱爱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要爱这个人并一起走下去,你有这个决心吗?你可以许下这样的诺言吗?

爱是一种更具献身精神的行为。

你的情况也一样。你一直在回避爱应该背负的责任,只是贪恋爱的果实,既不为花浇水又不修剪。这就是短暂的、享乐性的爱。

43、弗洛姆说,“爱是一种信念行为,只有一点点信念的人就只能爱一点。”如果是阿德勒的话,也许会把这里的信念换成勇气吧。你只有一点点勇气,所以,也就只能爱一点点。不具备爱的勇气,试图止步于孩童时代的被爱的生活方式。仅此而已。

44、想要获得幸福,只有爱。只想“轻松”或者“快乐”地活着的人即使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并且,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

45、如果懂得爱并以“我们”为主语活着,事情就会发生变化。你就会感受到仅仅活着就可以互相贡献,包括全人类在内的“我们”。

46、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

47、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难”。因为这需要不断经受“平凡日常”的考验。

48、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很有限。

既然时间有限,那么所有人际关系的成立都是以“分别”为前提。这话并不是虚无主义,现实就是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就只有一件。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唯有如此。不断付出努力,以便有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地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

49、认真活在当下。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