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的时候想着自己的行为该如何优化。
先开始是简单地划分一下客观事实和主观上的言语以及主观的感受。
即遇到事情的时候,先判断这是一个什么问题。然后就从每天时常经历的事情开始做推演。假设在我进入食堂的时候门打不开了,我应该有如何的反应?第一时间的不开心合适吗?
一般来说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真糟糕之类的抱怨。如果我多想一步,这个事实发生了,发生了意味着门打不开了,门打不开了并不意味着我进不去。于是我的情绪在这里其实是白白消耗掉了。我是能进去的,我只是因为这个让平常固定的日常变动而增加了时间的损耗而不开心,要不得。
想到这里,我忽然想到,我已经开始将一些事情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改变这些固定部分的事情竟然会让我感到恐慌和畏惧和不开心。
这太可怕了。这意味着我越来越习惯没有变化的固定生活了。
早起,洗漱,通勤,进食,上班,下班,娱乐,睡觉。
除了上班期间需要去多做一些事情的地方会带来生活的些许变动,而其他地方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而我却将工作上有所变动的地方视作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这意味着我已经习惯一成不变,习惯了平平淡淡
这太可怕了。
真的,如此生活的状态,怪不得没有什么追求,没有什么期待。即使有一个临时的目标,但是当完成那一个目标的时候,我大概依然会重复曾经的状态,一成不变。
如此说来,变化才是我想要的生活的本质。
每一个多的变数,都有增添生活色彩的可能性,
所以我应该是去期待变数,去促成变数。而不是遇到了可能会改变平淡生活的事情时恐慌的急不可待地去想把事情恢复应有的道路。
嗯,我需要追求变数。
这样,有些时候处理问题的第一想法不应是怎么又遇到了麻烦的事情,会让生活有所起伏。我应该想的是,太好了又有变数了,又可以增加时间线了!!!这才会有无限的可能!!
而不是因为麻烦的事情开始哎呀,哎呀,大脑变得不理智,行为匆忙,局促紧张,又思前顾后怕平稳无法重现,而后靠着时间解决事情,又在那后悔处事的方法不佳。这根本不是处事方法的问题,是观念就出了问题。
价值观,方法论,果然缺一不可。
追求变数,拓展时间线!
想到假设要找人请自己吃饭,只能讲故事作为感谢之礼。
故事何来?万物皆可抄!
比如,曾经我学过推拿,还是和盲人。那是在南京的一家不是很大的盲人推拿店。当时他们的前台家里有事,而我在那段颈椎有点问题,就想研究研究,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说的这家推拿需要前台,就报名去了。确实那时候没有其他工作,刚刚辞职,身体原因,心理原因。不说这个,到了那边才算是了解了盲人这个群体。生活上,出行上,娱乐上。化用推拿那本小说中的故事可以吹牛好长时间。。。。。
再比如,自己曾经做过播音节目的助理,当时有个节目是和心理师合作的,主要从心理学方面对事情进行解读。后来我也对心理产生了兴趣,辞职到了那家店,做了助理,。。。。化用女心理师的故事。
不过,这样有些难,得好好构思诉说的逻辑,要不然就全是破绽。
然后还要多从细节出发,要多讲一点内里人才知道的辛密,如此更具有说服力,更能吸引人听下去,
最后的最后的,以上都是我编的,只为报答您的馈赠,
深藏功与名。🧐
我不知道为什么才写这么几个字眼睛就疲惫了,写不下去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