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乱战。
扩展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本身是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兴趣,然而,当感觉到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又是一种焦虑出现了。
谈天说地的时候,为什么我不能针对什么话题都侃侃而谈呢?
以至于当有获取一切信息的冲动的时候,海量的互联网信息成功让我迷茫了。
我该将注意力放到什么地方呢?
而再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又很容易可以联想到,我甚至不能只想着谈天说地,还有更重要的生存焦虑,这也是需要大把时间的。
而我的时间也只是一天有24小时而已。
对了, 还有潜意识的思想影响着我的选择。
从小被灌输的需要做有用的事,这想法会让我避开一切当下“效用”低下的选择。
比如很难什么都不做,也不多思考事情,就那么发呆,放空。
而当强迫自己去这么做的话,也会觉得需要一点音乐或者我得整理整理东西,打扫打扫房间。
想要的太多了。
这个时候,悲观主义者的思维方式开始启动了。
既然我无法获取我想要的所有信息,永远不可能达到全能全知所期待的智者形象,那我不如,什么都不干了,或者永远无法达成,不如就此结束这永远不完美的一生吧。
这个时候,理智的思维方式又开始保护自己了。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快乐。
不要苛求自己,追求完美,那不是客观理性者应该奢求的,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时自卑思维开始启动强行出来秀存在感。
那我进的那一寸,可能需要非常多的时间,非常多次的刻意的努力,才能抵得上别人随时获取随时进步。
我,永远赶不上了。
这时,生命保护思维中的活在当下思维上线。
反正明天不一定到来,活在当下吧,快乐一秒是一秒!
如果胡侃的话,不知道能不能每天说一些东西,但是又会觉得很没有意义。
比如,一个幻想中所有人积极进行活动的社区。
今日某人发起活动,戴上双层口罩一起在公园看鸟。
然后多少人响应,有兴趣的人就这么去了,聊了,观察了。
其中有真正的爱好者,有的只是想着随便参与一个活动;
有的是社交达人,在众多参与者直接搭建起桥梁;
有的不是会多说很多话,但是一直在默默观察,
整个观察活动很和谐,
结束了,大家道别回家。
尝试在公园里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活动。
比如说某个人发起
“与我一起在公园里宣传电影电视剧分级的主张,以及减少对文艺作品的审核”
不过,这种主张可能就没那么有意思了。
不过,社交媒体本身就有这种功能,线下搞确实没有必要。
但是当面交流会和线上交流有多大的区别呢?
不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多发言的人,会不会在现实中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看法?
然后接下来可以是另外一个活动。
把自己的拍摄的作品展示出来,让社区的人看看。
忽然感觉我所说的这些,其实都是让附近的人能够增加更多的交流的方式。
其实说不定现在就已经有某种交流方式了吧,比如广场舞。
但是,我都是过客,所以我会想着如果有更多有意思的活动,我或许能够加入其中,而获取更多与人交流的机会,或者说,可以与周围的人群打成一片,就会更有归属感。
而不是,一直都是过客。
果然需求是动力的源泉啊。
要是无欲无求思维上线,我什么都不需要,我什么都不想做,静静等待结束,那什么都不会有的。